发布时间:2025-07-30
浏览次数:
随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临近,广州赛区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7月28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举行“走进湾区走近全运”媒体联合探访活动,17个部室的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工作亮点。当前,开幕式筹备进入制作攻坚期,文体表演将融合岭南文化与湾区特色,科技赋能贯穿赛事全流程。此外,赛会的市场开发正以“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的理念,构建共赢生态。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于2025年11月至12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其中十五运会开幕式定于11月9日在广州广东奥体中心举办,残特奥会开幕式将于12月8日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上演。
当前,开幕式相关筹备工作已从创意阶段转入制作攻坚期,各项工作紧锣密鼓推进。活动现场,十五运会开幕式执行总导演孟可介绍,广东奥体中心和天河体育中心的舞台搭建、灯光音响安装等核心工程进度已达50%,即将进入现场排练阶段。
“7月起,我们已启动外场排练,8月将转入广东奥体中心和天河体育中心进行现场排练,音乐、服装、舞美等版块都按计划推进中。”孟可介绍,在既有场地搭建舞台面临诸多挑战,需在保证观众视野的前提下,完成包含高空威亚系统等在内的复合型舞台结构,各系统协同需反复测试。
开幕式仪式与展演筹备工作也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在音乐创作方面,著名音乐家舒楠和著名词曲作家何沐阳分别担任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式的音乐总设计。
孟可表示,创作团队已完成两个开幕式大部分文体表演音乐及部分仪式音乐设计,融合了粤剧、港乐流行曲、民谣等多元化的音乐元素,主题曲的歌词和Demo也同步在制作中。
为呈现兼具国际视野与湾区特色的开幕式,主创团队融合了内地、香港、澳门的专家和创意团队,在文化上扎根于岭南文化、体现湾区特色;技术上运用AI、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同时会优化电视转播效果。
据悉,广东赛区75个比赛场馆中九成以上由现有场馆改造升级而成,科技赋能贯穿始终。例如,广州体育馆、深圳宝安体育馆等场馆,通过部署AI摄像头组成了“天眼网络”,可提前15分钟预判人流聚集风险并自动制定应急疏导方案;通过引入VR等技术,通过新技术带来全新的观赛体验等。
“智慧全运”正在落地见效,人工智能与熊猫体育大模型、虚拟现实与元宇宙等新一代的数字技术将运用于赛会中。广州赛区执委会数字技术部副部长、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总工程师李刚表示,广州赛区充分利用“数字广州”已有建设成果,将推动广州MOC指挥系统将赛事管理与城市整体运行深度融合。
据了解,该系统整合40多类结构化监测数据和海量视频监控数据,融合人工智能、AI数字人、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结合城市特点及运行体系,打造了城市级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实现赛事态势“一屏统览”、赛事事件“一键指挥”、赛事运行“一网协同”。
“赛事结束后,广州MOC指挥系统将通过底座、数据、应用场景等,继续赋能数字广州、智慧城市的建设,实现赛事保障能力向赛后城市长效治理能力的转化,深刻实践了‘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的理念,为广州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提供支撑。”李刚说。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这一理念也深入贯彻到赛事市场开发中,通过多元举措构建“赛会搭台、经济唱戏、民生受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助力提升城市能级。广州赛区执委会市场开发部常务副部长黄远飞表示,广州赛区从五个方面开展市场开发工作。
市场宣推方面,全市11区已举行市场开发路演,举办“全运故事会”及企业家座谈会,吸引超700家企业参与,与逾百家重点企业建立深度对接机制。
合作与增收方面,广州赛区执委会向省执委会推荐了27家优质赞助意向企业,涵盖世界500强、核心国企、优秀民企及外资企业,目前已有8家成功签约。
惠民服务方面,广州赛区执委会联动爱心企业推出全心“手”护助残服务、体育场馆惠民健身跑道捐赠等7个公益项目,累计捐赠价值约2700万元;通过女子U16足球赛及排球测试赛免费发放门票10万余张,让市民提前感受赛事魅力熊猫体育智能股份。
特许经营方面,广州率先落地全国首家特许商品展示店、旗舰店,121家特许零售店遍布核心商圈、地标及交通枢纽,涵盖赛会徽章、醒狮盲盒、广彩瓷器等商品,广州老字号打造的文创雪糕也即将上市。
制度创新方面,广州“城市合伙人”计划吸引了172家海内外企业响应,首批15家完成签约,实现从“传统开发”到“价值共创”的模式升级。同时,“广州国际体育嘉年华”等活动的举行,激发了企业活力,共同推动城市消费与品牌建设。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即将到来,从科技赋能的智慧筹备到多元联动的市场开发,广州赛区正积极推动赛事筹备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为赛会的成功举办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