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6
浏览次数: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体育强市建设规划(2024—2035年)》。
根据《建设规划》可知,到203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竞技体育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国际国内大赛成绩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体教融合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2%,培育形成1—2个千亿级体育产业集群;体育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广州城市精神的重要名片。
推动体育重点领域智慧化升级。实施智慧赛事行动,加强云计算、虚拟现实、数字孪生、低空飞行等前沿技术在赛事组织、服务保障、媒体传播等环节的深度应用,打造沉浸式观赛场景和智能化赛事运作模式,积极发展具身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的新兴体育赛事。
以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为牵引,培育和引进电子竞技、线上赛事、智能骑行、智能划船、模拟飞行等数字体育产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训练系统、运动处方、体育模型等方面的应用推广。培育孵化一批智能体育、虚拟体育、数字体育等高新技术企业。
基于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机制,推动体育领域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支持运营机构、其他经营主体开发数据产品和服务,推进体育领域公共数据的高质量开发利用。
以“虚拟数智人”“冠军元宇宙讲堂”等新兴技术强化“冠军文化”品牌宣传推广。通过运用3D建模构建“云端体育记忆馆”、运用增强现实实现历史比赛场景再现等,创新体育文化演绎呈现形式,强化社交互动功能。
当前,体育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推动行业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数字体育以科技赋能传熊猫体育直播平台统体育模式,为体育强国战略注入新动能。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目标,培育虚拟运动等新业态,为智慧体育生态构建按下加速键。
在赛事创新层面,2022年上海虚拟体育公开赛开创国内综合性虚拟赛事先河,通过智能设备与数字场景的融合,突破时空限制,覆盖数字高尔夫、智能定向等多元项目。国际奥委会已将电竞自行车、虚拟赛车等纳入2025年沙特奥林匹克电子竞技运动会,正式确立虚拟体育的竞技价值。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已渗透至运动员训练辅助、智能判罚、转播效果增强等环节:北斗导航与AR眼镜结合实现夜间赛事精准导航,户外手表的医疗级监测功能保障选手安全,便携式能源设备与智能穿戴产品持续升级参赛体验。
当下,全民健身领域呈现数字化普惠趋势。截至2024年,重庆、山东等9省区市已完成全民健身电子地图建设,新疆、青海等18省区市正在推进相关项目;甘肃、重庆等11省区市建成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天津、江苏等地搭建群众赛事管理系统。通过运动数据采集与分析,可精准识别群众健身需求,实现服务供给的精细化升级。
此外,竞技体育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北京、湖北等地启动智能化科学训练基地建设,跳水、田径等国家队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训练方案,实现训练过程可视化、个性化。数字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模拟训练系统开发、智能场馆环境调控、运动装备性能提升等场景。
尽管数字体育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标准体系滞后已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瓶颈。建立覆盖技术规范、安全认证、数据治理的标准化框架,既是破解当前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可持续体育产业生态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