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5
浏览次数:
央广网广州11月15日消息(记者罗世伟)粤港澳三地联合办赛,让湾区的文旅热度在“赛场内外”齐齐升温;智慧场馆、AI裁判、5G-A网络等密集上新,赛事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景实验室”;以赛谋城、以赛惠民的理念落地生根,全民健身设施更可达、社区赛事更常态……此刻,第十五届全熊猫体育智能股份国运动会正热力进行。
体育,正从“赛场”走向“生活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抓手。以广东为例,“十四五”以来,广东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占全国约五分之一;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已提升至68.29%,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随着“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统筹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将成为新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透过这扇“十五运”之窗,可以读懂体育如何在“十五五”新征程上,为文旅添彩、为产业赋能、为幸福加码。
“第十五届全运会由广东、香港、澳门联合承办,这既是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新实践,更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佟立新表示。
这是一届创新的全运会——史上首次由广东、香港、澳门联合承办,首次走进港澳,首次举办两项跨境赛事。
这是一届简约的全运会——赛事筹备不搞重复建设,不建“全运村”,九成以上场馆改造利用现有资源。
这是一届科技的全运会——深海采“源火”、燃“天之光”,机器人、无人机同登火炬接力,AI直播、赛事自由视角系统、智慧无障碍看台等,让科技触手可及。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正以科技为笔,描绘体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融入赛事组织、观众互动与后勤保障,让体育盛会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动注脚。
产业上,广东体育用品制造占全国四分之一,30家体育领域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发力VR竞技与运动康复新赛道。
协同上,“一国两制”下的联合办赛,成为串联三地资源、共促开放合作的“黄金纽带”。
从“十四五”的产业筑基,到“十五五”的统筹升级,体育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赛事活动合作备忘录(2026)》的签署,三地将持续共享赛事资源、共推产业融合。
体育强国,民之所愿。从竞技比拼到全民共享,体育的热度在各地赛事中跃动,也在一项项惠民举措中延伸。
“赛事门票定价充分考虑惠民与公益的双重属性,热门赛事价格普遍亲民,部分赛事采取预约制,力求让更多人走进赛场、体验赛事。”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王曦表示。
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是十五运的底色。本届群众赛事活动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上百万人参与其中;多地赛事优先安排在周末与黄金时段,让运动真正走进生活。
惠民不仅在赛场,更在城市。门票“利民、便民、亲民”。六成以上座位向公众开放,首次实现“一个平台、三地购票”,低价票占半数以上;场馆“为人而建”,赛后全面向公众开放,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让赛事温度延续为城市温度。
运动不止于赛事,更融入日常生活。“十四五”期间,广东平均每年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约4000项次;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健身休闲活动收入增长5.4%,国民体质监测达标率较去年提高1.3个百分点,群众体育的参与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在广州,这种从“赛场”延伸到“生活场”的变化,正通过扎实的城市更新逐步展现。作为十五运开幕式及多项赛事的举办地,天河在137平方公里范围内推进城区品质提升:广东奥体中心周边通过规整市政设施、释放路权,原本封闭的奥体南广场变成联通公共活动的开放空间;曾不到0.6米宽的人行道拓展至3米,健身区、智慧跑道与滨水慢行带相互贯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跑步、散步、健身。
在湾区熊猫体育智能股份“几何中心”南沙,承办十五运武术(套路)赛事的南沙体育馆则以“绿色、智慧、可持续”为方向完成近2万平方米升级改造,固定看台扩容至6031座,新增2506座活动看台,可在赛事与群众活动间灵活切换;与场馆升级同步铺开的,还有20公里美丽海岸线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品质提升工程:滨海骑行道、沙滩公园、口袋公园、桥下“全运活力角”等陆续开放,篮球场、缓跑径、儿童游乐区嵌入城市缝隙,让运动设施真正嵌入居民的生活半径。
赛场之外,消费曲线同步上扬——广东省税务局提供的税收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广东体育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5%,较全省服务业平均增速高10.3个百分点,体育竞赛组织、健身休闲活动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5%和5.4%,体育产业成为拉动居民服务消费的新增长极。
十五运更让热度再攀新高:十五运会官网显示,本届全运会赞助规模创历史新高,总额近16.5亿元,40家扎根大湾区的品牌登上合作名单。
赛事也点亮了文旅地图。从广州奥体的“科技范”,到佛山醒狮的鼓点声,再到珠海情侣路的海风骑行——“观赛+旅游”“运动+文化”正成为湾区旅行的新方式。
广东省体育局局长崔剑介绍,当地正在打造“健身广东”品牌,推动“赛、展、节、游”融合,让赛事流量变成消费热量。在引流促消费方面,广东重点推进“全运+”服务模式。联合文旅部门推出“赛事+交通+酒店+景区”全流程旅游线路,在“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嵌入消费优惠,推动体文旅商深度融合。
广东还发展“票根经济”,鼓励将观赛门票、参赛证照通过“一卡(票、码)通”串联消费场景。广州、深圳等赛区已实现凭全运票证减免景点门票、公交车票;部分地市推出体育消费券、满减优惠,在赛场周边打造全运消费集聚区,延长夜间营业时间熊猫体育直播平台,丰富城市生活新场景。体育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成为释放消费潜力、带动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力量。
从竞技比拼到全民共享,体育的热度在各地赛事中跃动,也在一项项惠民举措中延伸。